本网讯:2014年12月9日下午,在福清市实验小学多媒体教室,开展了“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”课题阶段成果展示——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。整场活动由教导处黄华主任主持,分别由三年级郑丽明老师执教《矛与盾的集合》,六年级韩国文老师执教《月光曲》。两位老师立足于本年级学生能力发展的现状,力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本年段在“能力导向”的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阶段成果。
郑丽明和韩国文两位老师均以“先学后导”为突破口,在学生先学的环节中引入导学提纲,在充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下,为学而导。在课堂呈现中,均引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,积极探索了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,实行组长负责制,引入小组合作评价卡等,从细节入手,培养学生合作共学的能力。课堂学习中,立足于导,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阅读的时间、表达的机会、思考的空间,创设了各项语文实践活动,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语文能力,有效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。郑丽明老师将结合中年级学生特点,将读悟结合,融入写的训练,扎实有效,令人眼前一亮。韩国文老师立足于高年级学生特点,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,引领学生感受作家创作故事时巧妙的构思,精心刻画人物的形象,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,独具匠心。
活动中,语文教研组长高玉华老师抓住契机,指导全体语文老师进行微课制作,把实小在“能力导向”的课题研究成果,通过微课的形式,将优质资源共享给所有语文老师,增强老师们的课题实验的理念。
全体课题组成员在课后的评议中,直面问题,直抒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:“能力导向”的课堂与常规语文课区别在哪?它鲜明的特点在哪?如何上出语文味?又该如何展现呢?郑丽明和韩国文老师抛砖引玉,大家畅所欲言,引出了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热情。大家能直面不足,为课题研究今后的走向献言献策。黄主任总结发言中指出:一节课语文的老师的话控制在10分钟左右,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能力发展架设平台。语文课要立足于语言文字运用,上出浓浓的语文味。学生兴致盎然,学习才能有效。
(通讯员:韩国文) |